单调中的异彩

单调中的异彩

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,不过在年少时描摹了一幅七彩的画卷,纵天真烂漫了一番。往后,许多人便可怜地,陷入到了无休止的机械重复任务之中,生活只剩黑与白。失去了生活情趣和理想的恍若涸辙之鲋,他们程序化着自己的生活,不觉便在单调中写完了一生,令人生悲。鲜活地去生活,贵在我们在芜杂与单调中存留的一点情趣与仪式感。

单调的生活,始自日常化的进程,始自一成不变的日程表。总是说“平平淡淡才是真”,这句话若是指平淡的生活往往是真实的生活,就很在理。但是,平淡而真实的生活并不是实现我们真我的生活。至于我们是什么时候陷入单调的生活,也许我们大多说不清,但是我们能感受到的便是一种无形的枷锁逐渐套在了自己的四肢上,一半被动,另一半主动地。然而我们没有料想到而,给我们套上枷锁的,便是这被我们奉为圭臬的常态化的生活。在常态化中,我们应是刻苦的学生,应是尽职的工作者,应是得体的子女、父母、长者……由是,我们半主动地给自己套上了枷锁,甘于单调。

保持着热爱生活的心,在单调的生活中描绘异彩。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一成不变的日常,可怕的是趋于单调的内心。许多人在去往彼岸的路上忘了来时的路,忘掉了人生在世的意义,便如一具行尸走肉,无力地挣扎着向所谓的“明天”。人生在世,难道只是为了去往彼岸么?难道只是为了历史的进程抹杀生活的情趣么?难道只是这是一种自我的单方面牺牲式奉献么?不妨回头看看自己的蹒跚学步的时光,看看自己的年少时光,你说,为什么一个人越长大看似越会生活,却越不会生活了呢?诚然,我们的理想随着时间要么被我们逐一实现,要么随着岁月消磨殆尽。但我们对于生活的情趣和仪式感不会,也不能够被磨灭。菜市场的摊主会在日常任务之余写写文章;身为奥运冠军的谷爱凌不仅是训练场的健儿,也是斯坦福大学的学子,也会有骑马、弹琴等兴趣爱好;看看我们身边,许多平日看似只会在讲台上传道受业的老师们,往往在课后的他们动如脱兔或是能歌善舞……在单调中寻找异彩,并不需要太大功夫——也许只在于忙完一天后我们保持下来的一点兴趣爱好,也许只在于对于生活中自我和周遭细节的关注与思考,也许只是从回忆里偷些供我们重温如何生活的技巧罢了。

不如在日常化的空暇之时,抽空与久违的故友打个电话,在尘封的兴趣中翻一件出来重拾,加入关心世间冷暖的志愿者行列……总会找到的,透过那在日常中单调的丧失的真我,找到那个在非日常中迸发出来的、异彩的真我。